即時分析是什麼?
即時分析的原意是指一收集到數據,就近乎即時地進行數據分析,因此使用者可以即時查看、分析和理解來自系統的數據。此外,即時分析更能提供即時決策見解,讓機構能夠從數據中得出結論並做出反應,而沒有一般常見的延遲情況。
傳統的業務數據都是歷史數據,由於數位業務數據不斷變化中,甚至在某些環境中每天變化數十億次,因此想要成為一家數位企業,您必須能夠即時查看、分析數據並採取相應行動。然而,即時技術並不是新概念,作業人員幾十年來一直在使用手工製作的即時儀表板,但這些儀表板只針對小眾市場進行設計和定製,需要數月或數年的時間才能供應使用,而且也只是為了滿足監控、而非探索的需要。
即時分析可以提供單一且通用的作業視圖,大大改善您的事業經營方式。業務使用者和一線人員能夠透過即時儀表板,從持續取得的智慧情報中受惠。您更可以結合運用視覺化、歷史數據分析和即時數據分析,加深對過去事件的了解,並對當下情況做出更好的回應。
企業可以在即時分析中,針對重要問題設定警報,以便立即知道何時發生了變化。之後使用者就可以深入了解當下狀況,並分析即時數據中新出現的模式,以獲得寶貴的見解和機會。
隨需即時分析與連續即時分析
以下概述兩類即時分析,這兩者在不同情況下都很有用,企業可以同時使用以改善決策過程。
- 隨需即時分析:隨需即時分析是在使用者或系統提出數據查詢後才進行分析,然後將結果送回給使用者或系統。因為這是為了回答特定問題而拉數據來進行分析,所以這被稱為拉式方法。
- 連續即時分析:連續即時分析不需要提出查詢請求,只要有某些事件觸發了警報,便會以較主動且持續的方式,將分析結果告知使用者或系統。因為這種分析是在後台持續運行,然後按照預先訂立的時間間隔推送分析結果至機構,所以這被稱為推式方法。

即時分析有什麼好處?
大多數的商業情報(BI)和分析數據,是以每月、每週或每天的頻率進行分析。但是機構現在需要針對正在產生的數據做出即時分析和採取行動。企業需要快速回應頻繁的變化,以便即時發現機會並受惠。
- 見解速度:即時分析的主要好處當然是速度,它加快取得見解的時間,並讓企業快速運作,對系統進行必要的更改或對發現的任何關鍵資料採取行動。這不僅可以幫助機構標記潛在問題和降低風險,還可以在重要時刻抓住機會。
- 客戶體驗:即時分析可以幫助企業預測問題、簡化營運和改善整體客戶體驗。這些即時調整大大影響與客戶的互動品質,並有助於改善端到端的體驗。
- 卓越營運:即時分析能夠讓機構清楚了解業務現況,以及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來解決潛在的營運問題,它還讓使用者了解可以使用哪些資源來做出這些改變。
- 加深理解:當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來擬定業務決策時,即時分析可以幫助比較即時和歷史數據,以提供決策建議。
即時分析的必要功能
- 連續查詢引擎:機構需要為即時分析設立一個可處理超快速串流數據的連續查詢引擎,這個引擎應不斷向企業推送使用中的即時數據來進行分析,此外,它還應該能夠處理臨時數據查詢並提供即時數據表。
- 自助分析:即時分析應該是一項自助服務,以便業務使用者在不需數據專家協助的情況下,也能輕鬆擷取即時數據,並與即時數據互動。藉由允許機構內的每個人在分析中結合運用即時和歷史數據,企業可以為每個決策加上情境脈絡。
- 數據整頓:機構透過線上數據整頓功能,可以輕鬆整理、清除、轉換和匯總即時數據。
- 物聯網和大數據串流:機構必須建立即時分析解決方案來處理大型和複雜的數據,以便企業可以針對物聯網和大數據來源進行連續的串流查詢。
- 業務警報:系統應該能夠根據重要業務事件,自動向使用者發出警報和通知,以便採取即時行動來追蹤處理即時數據。

即時分析有哪些範例?
即時分析對各行各業的許多公司都有好處,例如金融業,即時分析可以即時分析大數據,提供重要交易決策意見。對於任何公司網站,如果頁面載入性能低於設定標準,開發人員就可以經由即時分析而得到通知。對於製造業,公司可以即時分析和監控機器數據,來發現任何潛在故障,從而減少機器停機時間。對於產品發佈,機構可能希望使用即時分析來評估新產品上布的反應,追蹤目前的使用者行為,並進行調整以提高受歡迎程度。
- 行銷作業:傳統的商業情報(BI)解決方案只能根據歷史數據來預測客戶行為,但即時分析是根據客戶目前的行為來調整客戶互動方式。
- 工業物聯網作業:傳統的商業情報(BI)使用監督型和非監管型機器學習(ML)以及根據歷史數據來預測營運問題,但即時分析是根據即時條件和動態學習來調整作業方式。
- 安全作業:傳統的商業情報(BI)是以歷史數據來保證安全性,但即時分析會即時分析並堵塞安全漏洞。
- 財務作業:傳統的商業情報(BI)是根據歷史數據來提供財務預測,但即時分析能夠以即時 360 度營運視角,提供最佳的定價和激勵措施。
即時分析的行業使用案例
每當需要快速回應頻繁變化、和/或比較即時和靜態/歷史數據時,即時分析可以在多個行業中提出更好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