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庫存最佳化?
庫存最佳化對於那些希望使用較少資金來保持可銷售庫存的組織來說是一種最佳操作方法。這是庫存管理的重要環節,會影響供需的波動,它也是一種在有限投資與業務目標、以及滿足各種庫存保留單位的目標之間取得平衡的方法。
庫存最佳化使倉庫和供應鏈能夠正常運作,並有助於維持業務流動性。它可以幫助企業準確地掌握應該購買多少庫存,以便能夠隨時準備好及時履行訂單,同時減少長期庫存過剩而導致商品過時的問題。
使庫存最佳化公式有效的關鍵要素
成功的庫存最佳化過程有幾個關鍵部分:
- 走向數位化以準確預測需求
- 標準化庫存政策
- 管理所有 SKU 的產品生命週期
- 考慮供需的不確定性
- 監督供應商交貨時間、交付模式或時間表
- 追蹤買家行為的變化
- 考慮季節性因素和促銷活動

預測需求
準確預測下一個銷售週期的庫存量是庫存最佳化的關鍵。為了達到理想業績,公司應考慮客戶銷售資料、銷售人員或現場人員的投入、以及上一年的供需資料。
想要實現最佳優化效果,公司應該警惕可能導致產品過時的趨勢或任何技術進展變化,避免陷入庫存滯銷和資本損失的困境。機器學習可以快速評估去年資料,並預測目前銷售量,在許多方面提供幫助。
制定深思熟慮的庫存政策
庫存政策可確保員工識別並準確標記能帶來現金流的最重要庫存單位。從本質上講,庫存策略是一種優化工具,用於密切關注業務或生產時必不可少的庫存項目。
想要實現最佳優化效果,就必須遵循 ABC 或 XYZ 分析等標準做法:
ABC 分析有助於根據「消費價值」對庫存項目進行分類,這是在指定期間內消耗的物品總價值,通常按年計算。
「A」部分的消費價值最高,然後是 B(中間),C 的消費價值最低。
此外,這裡也適用 80/20 法則(或稱為柏拉圖法則),亦即 80% 的後果取決於 20% 的因素。這意味著 A 零件佔消耗零件的百分比最高,相當於佔庫存儲量的百分比最低,而 C 零件則佔最高的庫存儲量百分比。
XYZ 分析用於根據需求的變動性和預測未來需求的可靠性,對庫存項目進行分類。
X 部分的需求變化最小,可以進行最可靠的預測。柏拉圖法則也在這裡發揮作用,X 零件佔庫存價值的百分比最高,但佔庫存儲量的百分比最低。相反的,Z 部分是構成庫存百分比最高的部分,因此其庫存價值屬於最低範圍。
關注產品生命週期
每當一種新產品投入市場時,都會根據其產生的影響和受歡迎程度而創造出未來的需求。新穎性可為賣家提供先發優勢,對商品的需求將呈指數增長,直到它穩定下來,進入一個穩定的、最能產生價值的階段,這一段穩定期可能是有限的時間,但對於某些經常被需要的常青產品而言卻影響不大。而對其他產品來說,在需求趨勢轉向負成長並最終消亡之前,銷售量可能是零星、逐漸枯竭的狀態。
每個賣家都必須能夠瞭解每個庫存單位所處的產品生命週期正確階段,知道您的產品現正處於何種階段將可幫助您理性判斷它們的發展方向,以及哪些庫存要保留、哪些要丟棄。這個做法可為實現庫存最佳化帶來極大好處。
考慮產品供需的不確定性
供應商或賣家不再能夠要求客戶等待他們無法供應的商品,因為藉助匯集網站和電子商務市場,各家企業地位平等,一家公司缺乏供應能力馬上就會變成另一家公司的競爭優勢。
中小型企業使用庫存或補貨的速度比不上擁有更廣泛供應鏈的大型企業,則他們將更容易面臨客戶流失的風險。因此,擁有可靠的供應商網路非常重要,制定備用方案來採購所需的庫存單位也是,所以清楚掌握供應商的交貨時間、交付模式、時間表,對於管理客戶項目供應情況會大有幫助。
走向數位化:自動化庫存管理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為了與更大的競爭對手建立公平競爭環境,採用自動化庫存管理(超越 Excel 等過時模式)是中小型企業最明智的舉措之一。手動庫存管理可能會導致大大小小的錯誤,小錯誤可能是延誤或服務評價不佳,大錯誤則可能造成大量庫存無法出售和凍結資本。傳統零售商、電子零售商、電子商務從業者都可以因自動化和升級營運方法而受益。
物聯網 (IoT) 正在改變零售商的傳統經營方式,在庫存管理和庫存最佳化領域,智慧型貨架等創新技術已證明可以帶來更好的業務成果。例如,這些技術提供有關銷售資料的即時通知,並在任何庫存單位低於再訂購水準時發出警報。除了避免人為錯誤,智慧技術還可防止庫存過多和短缺。庫存最佳化可確保現金流源源不絕,避免庫存過多,並削減儲存或維護成本。
關注買家行為和追蹤趨勢
賣家不是經常希望他們能夠窺探客戶的想法嗎?只需按一下按鈕,自動庫存管理工具即可提供相關資料和詳細報告。資料和分析是現代賣家工具庫中不可替代的工具,可以窺探消費者群體的想法,這些資料和行為分析可以幫助零售商預測庫存中的哪些商品將出售、哪些商品應該被淘汰。
追蹤購買趨勢還可以深入瞭解哪些商品庫存能夠透過促銷、銷售和商品活動加以清理,以實現穩定或快速的現金回流,之後再投資這筆新資金去購買能夠最大化銷售額的熱門商品。
考慮季節性因素和促銷活動
季節性因素對於零售商來說可能很難駕馭,例如格子呢大衣可能在某一季風靡一時,但隔年冬天卻迅速從時尚界(和大眾記憶)中消失。儘管時尚具有週期性,但將未售出的商品存放起來會增加維護成本和持有資本。這是一個預測上非常複雜、且可能阻礙庫存最佳化的領域。
卸除多餘庫存的一種方法是舉辦「季末」促銷活動,這是零售業庫存管理和優化的另一個重要工具。
庫存最佳化的優勢
雖然庫存最佳化在時機好的時候大有幫助,但經濟起伏不可預測,公司更應該重視投資於庫存最佳化。
庫存最佳化的最大優勢是暢通的現金流。
庫存最佳化極大程度降低了與持有、儲存、管理組織庫存相關的成本,尤其是在節省倉庫和間接費用方面十分見效。隨著燃料成本上漲,運輸成本也隨之攀升,此外稅收和租金也減少很大一部分業務收入。
庫存最佳化有助於建立「恰到好處」的庫存量。在安全滿足預期需求的同時,成本下降了,而且零售商可以更好地控制應該購買哪些、以及何時購買新庫存。提前預測和規劃庫存採購需求,在應對運輸和採購挑戰方面提供重要的緩衝空間。
庫存最佳化能使庫存達到高績效,提供最大的財務週轉潛力,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任何零售企業的最終目標都是產生不斷增長的快樂回頭客,這些客戶基礎是企業的命脈。而藉助優化的庫存管理系統,還能進一步簡化業務的其他方面,使企業能夠及時履行訂單,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
在不可預測的時期,長期建立的供應鏈如果中斷,可能會使品牌根基不穩,此時庫存最佳化就像在不可預測的經濟環境中架設一張安全網。
在製造和技術方面,對原料、備品供應、技術基礎設施都進行優化,有利於在建立更穩定的需求之前維持精實營運。客戶需求的不確定性正在挑戰已建立多時的製造或分銷預測模型,在不可預測的時期,精實庫存(透過卸除多餘庫存或擱置新的採購)是在情況改善時獲得更好營運績效和財務回報的先決條件。

庫存最佳化的挑戰
庫存和供應鏈的最新趨勢給新舊企業都帶來了挑戰。
庫存最佳化可防止或抵消供應鏈中斷影響
零售商和製造商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全球因疫情封城和自然災害等因素所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未來勢必要透過庫存最佳化流程使供應鏈盡可能穩健和牢不可破,以防止庫存中斷,並確保消費者在需要時能夠繼續獲得所需的任何東西。
迎合多變的消費者需求
另一個挑戰是跟上不斷變化的客戶喜好。哪個零售商沒有經歷過產品一夜之間爆紅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擁有庫存的人已經挖到了黃金,沒有產品的人則發現自己面臨更高的購置成本,而當火熱趨勢迅速消退時,零售商的存貨可能會滯銷。儘管這聽上去是個令人生畏的話題,但企業應透過預測工具和技術來準確優化庫存,以避免上述庫存問題。
保持訂單履行進度
營運挑戰和供應鏈中斷都會致命地擾亂庫存管理,最終使庫存人員陷入一邊維持銷售、一邊補充庫存、同時還要不斷清理庫存的挑戰,而且這一切作為,都要同時兼顧客戶滿意度,令人不勝負荷。企業如果缺乏庫存最佳化的自動化流程,將使勞動力越來越疲憊,導致更多的人為錯誤和不滿意的客戶。自動化讓企業享有庫存最佳化的競爭優勢,並為抵禦醞釀中的任何下一次危機提供更多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