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視覺化是什麼?
資訊視覺化是一種數據呈現方法,透過能讓使用者易於解讀和理解的視覺化方式來凸顯其中意義,包括使用數據視覺化技術和儀表板。資訊視覺化也能以易於理解的格式,為非專家們提供一個有效的見解分享方法。它通常可以顯示數據中的各種關聯性,讓決策者們更輕鬆地得出結論,並採取資訊充分的行動。
資訊視覺化通常是專為受眾建立的,旨在將某些需要知道的重要資料清楚呈現給受眾。當視覺化設計者想好如何視覺化之後,就可以找出最佳格式來組織資訊,並判斷該用哪些視覺元素。資訊視覺化的核心在於利用視覺技術,來講數據故事。
現在資訊視覺化越來越流行,先進的工具和技術可提供互動功能,以便使用者即時操作和使用數據。這讓非技術使用者得以從不同角度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並輕鬆發現數據中的見解。
資訊視覺化與數據視覺化
許多人經常問:「資訊視覺化和數據視覺化之間有什麼分別?」數據視覺化是指原始數據的呈現,而資訊視覺化則是依照業務邏輯,以視覺化方式來呈現數據。這問題類似於「資訊和數據之間有什麼分別」,資訊是具有意義的數據。兩者都是寶貴的數據呈現工具,但資訊視覺化通常包含更多圍繞著數據的故事,而非純粹呈現量化指標。此外,並非所有資訊視覺化都包含數據點,例如處理程序的視覺化,但大多數會包含數據點。需要注意的是,兩者之間的差異通常很模糊,很多人會交叉使用這兩個術語。
資訊視覺化的類型
資訊視覺化工具可以幫助使用者比較不同的值、展現更宏觀的視角、追蹤數據中的趨勢,以及了解變項之間的各種關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常用的資訊視覺化格式如下:
- 柱狀圖
- 長條圖
- 網路圖
- 堆疊長條圖
- 直方圖
- 折線圖
- 圓餅圖
- 散佈圖或 3D 散佈圖
- 箱形圖
- 泡泡圖
- 雙軸圖
- 波形圖
- 桑基圖
- 和弦圖
- 區域密度圖
- 十六進位圖
- Voronoi 多邊形圖
- 峰巒圖
- 互動決策樹
- 熱度圖
- 樹狀圖
- 圓堆圖
- 小提琴圖
- 即時追蹤器

資訊視覺化為何如此重要?
現代機構中的幾乎每位員工都需要存取數據,因此用易於理解的格式來呈現數據就變得更加重要。業務使用者需要一種夠直覺的方法來解讀數據並與數據互動,資訊視覺化工具也能幫助決策者更輕鬆地瀏覽數據,因此為整個機構帶來更多價值。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尋求數位轉型,並將數據視為整個機構的重要資產,資訊視覺化現在也成為一項關鍵技能。隨著數據量不斷增長,能夠以有意義的方式來呈現數據,便於他人理解,已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資訊視覺化將數據轉化為更便於採取行動的見解。
資訊視覺化使用案例
資訊視覺化旨在幫助使用者理解數據,並可用於以下目的:
資料呈現:資訊視覺化最常用於呈現資訊來增進他人理解,以便說服組員以某種方式行事。除了以視覺方式清楚呈現簡報者的論點之外,有時也用來詮釋某些概念,這會比冗長的對話更為有效。資訊視覺化可以降低複雜性,在傳達可能難以解讀的資料方面,已證明這是很有用的工具。然而,當您使用數據簡報來說服他人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倫理道德,正當使用。
數據探索:非數據專家可以利用互動式資訊視覺化,來自行探索數據。透過允許使用者提出自己的數據問題,且無需等待數據專家回應,即能更迅速獲得答案,這有助於數據存取民主化。使用者能夠透過探索,自行發現數據中可能存在的關係,並根據此數據做出更好的決策。它還可能啟發對概念的新想法或新思考,鼓勵創造力,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數據。
想法確認:使用者無需依賴直覺或猜測,而是可以透過可靠的資訊,以視覺方式確認他們的「預感」。資訊視覺化能夠肯定先前的理解,並追蹤數據中隨時間發生變化的關係。它可以透過超越假設的仔細分析和推理來支持決策,資訊視覺化甚至可以幫助使用者看到以前在數據中看不見的觀點。
資訊視覺化例子
以下是各行各業的一些資訊視覺化應用範例:
- 科學研究
- 數據探勘
- 數位圖書館
- 衛生保健
- 市場研究
- 製造業
- 犯罪地圖
- 政策模擬
- 財務分析
資訊視覺化的成功要素是什麼?
資訊視覺化是一門藝術,因此依賴設計以下各方面:
- 主體:欲呈現的資訊或數據
- 故事:視覺化欲描繪的概念
- 目標:以正確的視覺化技術來達到目的
- 視覺:採用重要的結構和設計元素